这张照片拍摄于1939年,女战士姚英在庐山保卫战中被日寇俘虏后的情景。
出生于1912年的姚英,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的人,自幼接受教育于盐城中学的姚英,青年时期便显现出了她的非凡气质和才智。在校期间,她不仅学业成绩优异,更是积极参与到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中。与同学王珏、裔震等人一道,她组织和参与了许多学生活动,不断在同龄人中传播进步的思想。
1938年春,日军侵占了盐城,这一事件深刻改变了姚英的人生轨迹。面对残酷的战争现实和民族的危机,她没有选择逃离或沉默,而是与王珏等人冲破日军的封锁线,转入地下。在高邮湖西的乡村,她们继续开展民运工作,通过组织村民、传播信息,鼓励人们加入抗日的行列。
姚英的勇气和才能很快得到了认可,在短时间内,她被推选为金湖县蔡花乡的乡长。在此期间,她展现了出色的领导力和抗日热情,为该地区的抗日运动做出了显著的贡献。
首先,姚英大力推动了当地的抗日宣传教育。她意识到,强大的民意和广泛的抗日情绪是成功抵抗侵略者的关键。因此,她组织并参与了多次的村民大会和学校集会,通过演讲和传单来激发民众的民族意识和抗战意志。这些活动有效提高了村民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和参与度,为后续的物资支援和人员征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其次,姚英在组织地方自卫力量方面也起到了关键作用。在她的倡导和组织下,蔡花乡成立了数支自卫队,这些队伍主要由当地农民和志愿者组成,她亲自参与了训练和战术布置。这些自卫队不仅在日军的多次小规模侵袭中保护了村庄的安全,还积极配合周边区域的抗日力量进行联合作战。
此外,姚英还非常注重强化乡内的物资支援。在她的领导下,蔡花乡建立了几个临时的物资储备点,储存了大量粮食和必需品以备不时之需。她还组织当地妇女参与织布和缝制衣物,为前线的抗日战士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援。通过这些措施,她有效地将蔡花乡打造成了一个后方物资支持的重要点。
姚英还特别重视情报的收集和分享。她通过建立一套信息传递系统,与周边乡镇的其他抗日组织保持密切联系,及时交流日军动向和抗日经验。这一策略极大提高了整个地区对敌情的应对速度和效率。
最后,姚英在维护民众福祉和社会稳定方面也不遗余力。她在乡内设立了几个救济站和临时医疗点,为受到战争影响的平民提供食物、医疗和临时住宿,极大地缓解了战争带来的社会压力。
姚英的这些努力提升了蔡花乡的抗日能力,也极大地激发了当地民众的爱国热情,她的贡献使得蔡花乡成为了周边地区抗日斗争的一个典范。
然而,1940年12月2日的夜晚,一场背叛与暴行改变了一切。伪高邮县的水上保安队,在内奸张正清的带领下,突袭了姚英的住所。由于张正清与日军的秘密勾结,姚英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迅速制服并俘虏。被捕之后,姚英遭到了极大的羞辱。
姚英被捕后的情形极为凄惨。日军为了羞辱这位不屈的女战士,特意安排了一幕精心设计的场景。她被迫斜挎一支长长的步枪,枪托朝上,枪口向下,这不仅是对她的一种身体上的折磨,更是精神上的侮辱。日军中有一个身材矮小的士兵,他故意露出半个脸,面带狰狞的笑容。
尤其讽刺的是,姚英的胸前还悬挂着一个空荡的枪刺皮套,明显地暗示了日军的防范之心。他们深知,即便是在绝望中,一个像姚英这样的战士,仍然可能寻找反击的机会。因此,他们连最基本的武器——刺刀都不敢归还给她,留给她的只有一支装满空弹的枪。